隨著居民消費向線上轉移,消費市場被創造出更多樣的消費場景和消費需求,其中跨境電商迎來增長。據權威數據顯示,2020年“跨境電商”關鍵詞的相關內容搜索熱度比2019年整體上升了20%,“怎么買海外商品”的搜索熱度在2020年增長超200%。
本報記者看到,從消費端需求到企業端供給,無一不透露出跨境電商行業的超高熱度。數據顯示,目前電商類企業中,跨境電商的企業注冊量最高,達到4888家;綜合電商位居第二,達到近4000家。近十年來,跨境電商在我國的發展經歷了較大幅度的增長,相關企業年注冊量從2015年開始迅速猛增,2015年新增企業2136家,同比增長88.4%。隨后的四年時間,年注冊量均保持在2000-2500家之間。2019年,行業再次經歷一次大幅增長,全年新增企業3191家,同比增長30.1%,比十年前數據增長9.3倍。此外,跨境電商企業的融資事件達到1173件、擁有專利171項,在企業注冊數量、融資數量、專利數量這三方面均領先其他電商平臺,堪稱行業的“新晉一哥。同時,不久前據海關總署公布,我國外貿進出口已連續13個月實現同比正增長,與2019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的進出口增速達22.8%。另據跨境電商B2B平臺阿里國際站的“新外貿指數”,該平臺交易額連續保持三位數增長,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長111%。
行業的迅猛發展同時帶來專業人才的短缺。清華大學國家服務外包人力資源研究院調研指出,國內超過70%的跨境電商企業反饋,制約企業發展最大的瓶頸是專業人才缺乏。上述“新外貿指數”還顯示,我國外貿專業人才的缺口超達610萬,尤缺數據化運營、客戶運營、選品分析和營銷推廣人才,企業面臨線下人才可選范圍少、線上人才篩選效率低、員工流動性高的痛點。
記者看到,在2021(第二十屆)中國互聯網大會跨境電商論壇上,專家圍繞“跨境電商產業發展”和“跨境電商人才培養”兩大議題進行了探討更一致認為,我國跨境電商產業的發展新形勢下,更需要對產教融合的跨境電商人才培養進行探索與實踐,以更好推進跨境電商產業的發展與合作。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產業規劃部處長竇勇表示,跨境電商在未來幾年的地位作用將大幅提升,制度型開放將為其注入新活力,作為新興領域的增量元素,跨境電商將有效提升我國參與國際宏觀政策制定的話語權,推動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重構,且將進一步呈現出數字化監管加強、海外倉建設提升、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深化、物流與支付體系服務完善的發展態勢。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陳進則指出,以新時期國際競爭下的貿易管制、平臺經濟引領的跨境貿易活動、產業融合發展為主流的綜試區和創新發展下的技術驅動業務模式四大特點為主的跨境電商產業新格局正在形成。
記者了解到,行業專家普遍認為,打造“行業+業內領先企業”產教融合生態,發揮業內領先企業在技術、創新和產業鏈組織方面不可替代的優勢,發揮行業在把握兩端需求和技術技能積累轉化方面的優勢,共同培育產教融合型企業群,提升校企合作的精準化和規?;谴髣菟?。作為教育綜合服務領導者,北京博導前程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段建表示,要積極融入“行業+業內領先企業”產教融合生態,全力服務和支撐職業院?!半p高計劃”建設。
在接受采訪時,博導股份副總裁陳棟告訴記者,在公司20余年的發展歷程中,堅持面向全國各類院校提供專業建設整體解決方案,包括專業建設策劃、理論課程與配套數字化資源開發、師資力量提升、實訓軟件與實戰平臺研發、實戰技能專項培訓、校企合作、聯合辦學等服務支撐;面向學生和社會學習者構建在線學習平臺,面向政府及各類企事業單位,有效組織、聯結院校師生,提供專項課題研究、社會公眾服務、項目咨詢及運營、人才輸出等服務。在數字貿易人才培養等領域,博導股份致力于進行更加廣泛而深度的探索,通過提升強化專業技術研究,創新服務形式和產品形態,建設開放共享的專業群課程教學資源和實踐教學基地,形成線上線下資源支撐的產教融合實訓體系;與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江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等院校共同探索以現代學徒制為載體的新型雙主體辦學模式,形成校企深度合作的特色之路,并與院校合作開展職業教育脫貧項目,全力服務國家精準扶貧戰略。此外,更依靠“i博導智慧教育服務平臺”,幫助院校打造智慧課堂,實現信息化教學、智能化管理教育時代。
媒體報道鏈接:消費日報